老当益壮 桑榆未晚
前后花费6年时间,记载跨度一个多世纪,书稿共计40余万字,涉及178个乒坛风云人物……在柯桥区老干部局的全力支持、精诚合作下,最近,徐金富与黑龙江88岁的杨伟侠和江苏镇江78岁王庆生一起,共同编写的《乒乓史话 国球精英》一书正式出版,并被国际乒联博物馆(中国乒乓球博物馆)收藏。3位平均年龄为82.7岁的老人精心组织、呕心沥血,年近黄昏仍不遗余力发挥余热,为国球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“出书立著的想法,源自9年前。”该书作者之一——今年82岁的徐金富是是柯桥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,但他一直来退而不休,以柯桥区委老干部局活动中心为乒乓球训练基地,组织柯桥区中老年人开展乒乓球活动,他自己从玩乒乓到写乒乓……
2011年,徐金富所在的老年乒乓球队,在全国中老年乒乓球团体赛(70岁以上组)上摘得了团体第三、单打第四名的优异成绩,他也因此获得全国业余“运动健将”的称号,这令徐金富欣喜不已,颇有“廉颇尚勇”的感觉。
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
摘得“国字号”大奖后,徐金富筹划着逐步隐退,告别乒乓球比赛的舞台,特别是随着年岁的增大,赛场虽爱,亦有竟时。退赛挂拍的想法越来越强烈,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,是否从玩乒乓到写乒乓,为身后留点什么……几年时间一晃而过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经球友推荐,徐金富认识了志同道合的乒友——黑龙江88岁的杨伟侠和江苏78岁的王庆生,他俩正在梦想“出书立著”,尤其是杨伟侠已搜集了不少的原始材料。于是,一项浩浩荡荡的“工程”开始了,由杨伟侠和王庆生提供史料,徐金富负责统稿裁剪、分章设节、润色设计,历经6年,《乒乓史话 国球精英》“诞生”了。人数之众多、时间跨度之长、材料之详实、照片之珍贵、故事之感人、内容之全面,可以说是一本乒乓球的“百科全书”,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国内乒乓球史汇总类书籍的空白。
爱乒才会赢
“有些都是很珍贵的历史资料,我们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。”每翻到一页,徐金富就指着照片侃侃而谈,贺龙元帅邀请“三英”回归,“小球转动大球”,临危受命勇走华山道……一个个故事和人物,在徐金富看来如数家珍。“我的比赛生涯虽已划上了句号,但我想给后人留点东西。”徐金富道出了自己著书立说的初衷。
“给后人留点东西”,简简单单的几个字,道出了一位耄耋老人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热爱,道出了心底里那份亘古不变的赤子之心。正如原中国乒协副主席陆元盛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,“接过40余万字的书稿,面对阵阵秋风的北大荒严寒,一股暖意涌上心头,我不能不对这3位老先生产生发自内心的敬佩。人生能有几回搏,3位老先生晚年无私地将此书奉献给后人,是难能可贵的,这是一本珍贵的资料,我相信读者在阅读中,能获取知识,扩大视野,受到启示,增添力量,奋勇前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