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
> 区委老干部局 > 工作动态
“喜迎党的十九大 老同志看柯桥新变化”征文选登
发布日期:2017-07-17 浏览次数:

 

近段时间以来,柯桥区在广大离退休干部中广泛开展了“畅谈十八大以来变化、展望十九大胜利召开”活动。现将《柯桥日报》(2017630日)专版刊登的“老同志眼中的柯桥发展新变化”征文连载。这些文章体裁不一,内容丰富,充分表达老同志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柯桥区发生喜人变化的欢欣之情,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满腔热忱。

 

宜居柯桥 老百姓的乐园

 

         濮耀魁

 

    退休后,我津津有味地享受舒适的晚年生活,平时读书、看报、健身、旅游,偶尔动动笔,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渐行渐远。

  现在我在绍兴与柯桥两地轮流居住,其中尤其喜欢柯桥瓜渚绿洲的新居。瓜渚绿洲四面环水,竹秀树茂,绿草如茵,空气清新。早晨走在沿河弯曲而有情趣的步行道上,眼前的景色美丽如画,有白色、灰色的飞鸟展翅蓝天,还时而贴着水面盘旋,时而俯冲入水抓鱼;附近的村民划着小船,捞起先前布下的网笼,捕捉鱼虾;还有钓鱼爱好者静静地坐在河边,用现代化的高级金属钓竿悠悠垂钓。河水平时呈淡绿色,下雨后呈淡黄色,但水是的,有时平静如练,有时缓缓流动。我日复一日地享受宜居、美丽的环境,有点习以为常了。

  那天傍晚,我和女儿漫步瓜渚绿洲河边,聊起了周边的环境。女儿说,能够享受这样的环境是有福气的。是的,环境是动态的,稍有不慎就可能污染,要创造并长时间保持这种好环境,的确很不容易。每一片蓝天、每一块绿地、每一河清水,背后都有人在付出、在奉献、在奋斗。女儿工作在钱清,清楚钱清大力治理劣水、改造环境的甜酸苦辣。她说,钱清镇去年响应区政府号召,积极实施印染企业亮剑行动,忍痛割爱,一下子关停了20家印染企业。五年来,全镇投入资金2亿多元,完成29三河整治和全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关停全部97处畜禽养殖场,完成清淤100余万立方米,完成49处工业小区整治规范,关停涉污小微企业267家,停产整治855家。企业产生GDP,创造不可或缺的财政收入,政府一向视若珍宝,其中一些印染企业还是纳税大户,过去对一些企业偶尔违法排污,基层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还有镇干部为企业向上级部门求情。现在,政府壮士断腕、见就治、露头就打,不惜关停企业,牺牲GDP,这种变化是痛苦的、十分艰难的,但也是非常可贵的。

  我问女儿,钱清这样大力整治环境,经济会受到影响,若经济上不去,民生改善难以为继,怎么办?女儿坦率地说,环境整治确实对经济有些影响,但镇里千方百计寻求新的增长点,而且已初见成效。如有的企业已跳出印染行业实现华丽转身,像梅盛实业投资5000多万元,研发水性超细纤维复合新材料,成功打入汽车用品市场。还有的企业实施互联网+战略,市场前景看好,像金蝉布艺阿里巴巴网与数家全国著名窗帘企业联手,打造万家帘品,去年窗帘销售分别列京东第一、天猫第二,实现产值、销售、税收和员工收入四增长。此外镇里还大力发展三产,像女儿联系的凤仪村正抓住果蔬市场移址契机,谋划发展市场经济……

从柯桥瓜渚绿洲的优美环境中,从女儿谈到的钱清环境整治、经济转型中,我强烈地感受到:十八大后,绿色发展这一先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、并切实得到了贯彻落实,这种巨大变化,是国之幸,更是民之幸。

 

 

从简陋古镇到现代化新城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张寿泉

  

  柯桥是个历史古镇,它是浙东古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,历史悠久,风景秀美,古迹繁多,经济发达,盛产轻纺丝绸、印染服装,还有黄酒、臭豆腐干、霉干菜等土特产,素有金柯桥之称。六十年代,我在阮社绍师干训班学习,经常要渡船到柯桥镇上购物。记忆中当时的柯桥有一条老街,石板马路,弄堂狭窄,有几间简陋凌乱的粉黛瓦屋,交通非常不便,到乡下去都要坐埠船,从干训班到柯桥也要摆渡。有一次我亲眼目睹几个同学去柯桥购物要过渡,因为人多渡船小,结果船沉了,幸亏当地村民及时施救,才免去了一场大祸。

  在历史的长河中,柯桥古镇时有兴衰,这里不再述说旧社会的风风雨雨,仅说解放后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,在全国文革动乱时期的柯桥,经济就处在崩溃的边缘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源于丝绸纺织业的渊源,柯桥的经济发展如虎添翼,丝绸纺织工业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,到80年代后期形成了有亚洲第一之称的轻纺城。其他如传统的酿酒业、五金仪表、机械加工、印染服装等手工业和旅游第三产业同步发展,使柯桥一跃挤入全国十强县之一,使往日比较萧条的柯桥成了初醒的猛狮,逐渐繁荣起来。如今50多年过去了,柯桥成了中国轻纺城,到处是高楼林立、大厦满城,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,一家家公司矗立大街两侧,五星级饭店星罗棋布。到了晚上华灯初放,整座城市星光灿烂,中外客商川流不息,一派繁华景象。

  2000年,绍兴县政府搬迁到柯桥后,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新建的明珠广场周边先后建起了柯水园、园、颐养园、柯水长廊,这种美景就是放在西子湖畔也不会逊色。明珠广场上的图书馆、博物馆、非物质文化展览馆以及绍兴桥文化展览馆和小百花剧场,不仅为百姓增添历史知识,还陶冶了人们的情操。此外还有万人会展中心,一年两次的纺织博览会就在这里举办,现在纺博会已升格为国家级展览会,吸引了众多中外客商。

  为了更好地展现新形象,实现新目标,柯桥区还加快科技强县、品牌大县建设,狠抓节能排,创新企业培育,加快城市建设,短短十多年中新县城建成后面积达到了44.5平方公里,绿化面积达到了1423公顷,城市道路面积达到了434平方米,沃尔玛等大型商贸项目和大香林工程、东方山水、乔波冰雪世界、瓜渚湖北岸公园等旅游休闲项目相继建成,使它真正成为了美丽柯桥、时尚柯桥、幸福柯桥。

  柯桥的交通建设更是令人刮目相看,过去的柯桥水上就靠乘埠船,陆上就靠走路,偶尔看到一辆自行车都会感到好奇。如今的柯桥交通纵横交织,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,金柯桥大道与杭甬高速公路、杭甬高架铁路连接起来,一个现代化中等城市的交通格局已初具规模。区内公交基本实现无人售票,整个柯桥区内已村村通公交,老百姓出行十分方便。

  如今,柯桥区教科文卫等公益事业也在快速发展,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普及,教育园区已经建成,多家大型医院已经落成。为了进一步改善水质,全面打响了五水共治攻坚战,清三河、治污水的各项措施相继落实,使柯桥真正成为了水清、岸绿、天蓝的美丽城市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成后,每天接待广大群众,为民办事,服务百姓,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。蓝天大剧院建成后,天天演出精彩节目,小百花越剧团也多次登场。此外还有幸福水乡大舞台的精彩演出,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
忆过去看今朝,柯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美好的生活激发了柯桥人民更加热爱家乡,深深感受到古镇的山山水水多明美、桥桥路路多可爱。游会稽、泛鉴水,新时期、抓改革,攻难关、奔小康,蓝图多宏伟,家乡更秀美。在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,柯桥人民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,撸起袖子加油干,齐心协力要把柯桥古镇建设成为美丽、时尚、幸福新城。

 

干群关系更融洽

    

胡定国

  

    十八大以来,柯桥区各级干部通过两学一做活动,全面开展从严治党、依法治国,进一步改善了干群关系。从过去习惯的我是干部,我说了算、应该听我的工作方法,转变为我是人民的勤务员、店小二’”,有事与群众商量,克服了过去的一言堂命令主义、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风,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干群关系,推动了各项工作,如五水共治、反腐败、印染企业搬迁、拆违和最多跑一次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

 

全面推行河长制

  

茹森华

  

早在四年前,我区就全面推行河长制,逐步形成了鲜明的特色,走在了全国的前列。河长制作为五水共治的制度创新,在绍兴的治水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。治水是绍兴永恒的主题,水则清绍则兴,五水共治是当代绍兴人的共同愿景。全民治水,让所有人意识到河水需要我们真正去守护,护水不再是口号,而是行动,也让更多的人自觉地来护水、珍惜水,当护水的理念深入人心,碧波清流才能延续。

 

 

 

养老服务受称赞

  

沈鑫槐

 

  十八大报告提出: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。习总书记又强调: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、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,事关国家发展全局,事关百姓福祉,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。

  柯桥区委、区政府近四年多(20122016)在主要精力抓经济发展的同时,高度关注社会民生,区、镇(街)、村(社、居)三级联动,大抓城乡居民养老服务的转型升级——星光老年之家转型升级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,化了大气力,连续抓四年多,全区城乡291个村(居、社区)先后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;投了大资金,全区这一转型升级投资约6000万元,其中区财政下拨约四分之一,2016年又评选星级鼓励,以奖代补603万元。化了大气力和大投入,全区的养老服务实现了提档升级,在保障老年人普遍受惠的基础上,还加大了对困难老人的帮扶照料力度。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为民服务的一件大好事,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称赞。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